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辉伦资讯 >> 本所动态 |
大法速递:今天民法总则生效了,多款法条影响你我生活! |
发布日期:2017-10-01 | 浏览量:1769 |
民法总则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今日(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施行,多款法条影响你我生活! 1. 彩礼退不退,终于有说法
解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彩礼钱,虽然法律中对于“彩礼钱”这部分财产并没有直接的规定,但是依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没有法律规定时,可以适用当地的习惯,但是有一个限制性条件,就是不可以违背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就是说,如果当地有“离婚退彩礼”的习惯,那么法律上也会给予支持。 2.胎儿也有继承权
解读:根据这条民法总则的规定,在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调整为8周岁
解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由原来的10周岁改为现在的8周岁,意味着从今年10月1日起,8周岁的孩子可以在能力范围内从事某些简单的民事活动,但不意味着可以做任何事,譬如要花光家底打赏主播这种情况就要酌情而定了,毕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4.虐待孩子的父母要被“替换” “虎爸狼妈”的暴虐行为请收敛 父母的监护资格有被撤销的可能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解读:近年来,虐待孩子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次民法总则规定,出现上述法条规定的情形,由法院指定新的“父母”。同时也可以给不合格的“父母”改正的机会,如果原来的父母被“解雇”后,确有悔改情形的,经其申请,法院可视情况恢复。但是“悔改权”仅限孩子的亲生父母,且是否能恢复,还要看孩子的父母是否确有悔改以及孩子是否接受。 4.个人信息泄露有了保障
解读:个人信息的泄露,导致了电信诈骗时有发生。这次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5.Q币等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第127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解读:传统观念里,Q币、游戏装备,都是虚拟的东西,虽然也不乏游戏粉们花RMB充值购买,但仍然不能与RMB等同。但是近年来,不少人出高价寻找游戏升级代练,购买Q币,让我们看到游戏装备这种虚拟的财产也能真的转换成RMB。这些能换钱的Q币、游戏装备到底受不受法律的保护? 民法总则告诉我们,这个当然可以有!换句话说,我们有了更大范围的财产保护法。 6.做好事救人有保障了
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此前因为做好事反而被诬陷的事不少见,让人们不禁感叹“好人难做”。这次《民法总则》给善良的做好事的人们一剂镇心丸,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多个情况进行了明确。 譬如:1、因见义勇为受损害,由加害人负责,没有加害人的,谁得好处谁补偿;2、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3、“可以”还可以理解为,不管见义勇为者受损害的责任是否已被侵权人承担,只要受益人自愿给见义勇为者补偿了,就不能反悔再要回去。 7.诉讼时效改为3年
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 你有三年时间决定告不告他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解读:民事诉讼时效由原来的2年,改为3年。特别是对于债权债务纠纷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让更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保护。 8.成年之后问你爸妈要回压岁钱
9.“死而复活”后,妻儿不一定还认你
民法总则第五十二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关系无效。 10.未成年人受性侵成年后仍可“算账”
你来到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
12.有一种法人叫“特别法人”
本文来源:法官那些事、法制日报、华律网及网络等 本文链接: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
上一篇: 教育部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下一篇: 今日判决速递:长沙中院判决江某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获刑2年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